近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发布《2023年度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运营报告》,全国55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23年接待游客总量超6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35%,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热度不断攀升。
近年的“文博热”带火了博物馆、图书馆等城市文化地标,也让“大遗址”逐渐进入公众视野。遗址镌刻着历史文明的演变,承载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延绵不绝的精神力量。如果说,博物馆以个体为载体,展示可移动文物,那么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则是以大遗迹为载体,更多展示遗址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内涵。
这本书写于古老土地上的历史教科书,该怎样翻阅,又该如何保护?
科学保护
遗址展示穿珠成链
进入位于济南市章丘区的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片片金黄的麦田正无声诉说着这片土地的辉煌过去。作为中国考古学家独立自主发现并发掘的第一个史前遗址,城子崖汇集龙山文化城、岳石文化城、周代城“三城叠压”,遗址遗存主要有城垣、城门、城壕等,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3年始建,规划总面积约132万平方米,包括遗址展示区、管理服务区、预留区、博物馆展示区、滨河遗址风貌区、陶艺展示区、考古体验中心、农耕区八个分区。其中,城子崖博物馆作为山东省第一座史前遗址博物馆,展示了后李(西河)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时期代表性文物和场景。近年来,为了让文物活起来,馆里开展了一系列研学和体验活动,每年吸引约15万人前来打卡。
静静伫立的城子崖北门城址(一门三道)和南城门,融入村庄,肉眼很难分辨出它们竟是四千多年前繁华都邑的城墙。这里没有高大的树木和经济作物,龙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党组成员、传播交流部主任李美云告诉记者,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要求严格,植物的根系如果可能破坏地下的文化层,便无法种植,更别说大型基建和游乐设施。
西城垣是1928年考古学家吴金鼎发现城子崖遗址的现场,为对其更好地保护展示、活化利用,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与省内一流建筑施工团队合作,打造集文物保护、科普展览、学术交流于一体的西城垣多功能展馆。
据介绍,南城垣C4探沟是第一代考古学家发掘城子崖遗址的第一个探沟,意义非凡。未来,在继续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基础上,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将推进西城垣多功能展馆、南城垣4号探沟保护修缮项目、北城壕东段保护展示项目,逐步向公众开放展示。
活态保护
历史文化阐释具象化
如今,游客漫步在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扑面而来的是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位于曲阜城北、东部的鲁国故城是周朝至汉代鲁国的都城,面积约10.45平方千米。三千多年来,曲阜城市的发展始终围绕着鲁国故城,作为从西周初到战国乃至当代不断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范例,在全国都属罕见。
鲁国故城城址核心要素城门、门阙、道路、宫城及周边大型建筑基址,城北手工业区工、聚、葬合一等考古发现,使其成为礼仪中国的重要例证。
2011年以来,考古工作围绕鲁国故城宫城、外城展开,累计考古勘探22.4万平方米、发掘7000平方米,出土上千件重要器物,初步厘清了鲁国故城内外城的时代及性质,以及鲁国故城的历史性变迁。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于2012年启动建设,以中轴线为核心,围绕城垣、外城壕、内城壕进行规划,突出了周公庙宫殿区、9号古道路、南东门、舞雩台、望父台等重点区域。
目前,遗址公园已形成集教育、科研、游览、休闲于一体的文化场所,扩大城市居民的公共文化空间。据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中心副主任孙胜利介绍,鲁国故城与曲阜城市高度叠压,遗址公园区域开放且面积较大,仍有几万人居住。目前,遗址公园正推进建设鲁国故城遗址博物馆,为专门来探秘鲁国故城的游客提供历史文物的集中展示点。
接下来,鲁国故城遗址的核心展示区——宫城遗址展示区将围绕“一条逻辑主线”“两大重点遗址解读”“三个小型展览空间”“多组艺术装置及数字媒体解析”的阐释思路创新,使传统文化展示与阐释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因地制宜
挖掘地域文化基因
如果说黄河流经处,在历史变迁中激荡出影响世界的儒家思想,那么作为“黄金水道”的大运河,则孕育了沿岸开放包容的文化根魂。
今年是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周年,作为山东省内传播大运河文化的窗口之一,位于济宁市汶上县的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备受瞩目。
南旺枢纽工程作为大运河的“咽喉”工程,从时、空两个方面解决了大运河跨越水脊难题,代表了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术的最高成就。通过2008年、2011年两次考古调查和清理发掘,石驳岸、斗门、石砌分水口、砖砌运河河堤、码头、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基址等重要遗迹被发现。
遗址公园建设中,汶上县实施大运河和小汶河生态修复、河道综合治理等,开展蜀山湖临湖三斗门考古勘探等,统筹遗址遗迹本体保护和周边历史风貌保护,确保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完善大运河南旺分水枢纽数字化及展示工程,基于大运河赋予的文化底色,打造南旺枢纽博物馆,建设大运河文化遗产廊道,开通“又见运河·非遗精华之旅”精品旅游路线,挖掘以山东梆子、山东渔鼓、柳子戏等为代表的运河文化非遗项目等。
汶上县文化和旅游局文物保护与考古科科长李扬说,南旺分水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济宁市政德教育培训基地之一,十年来共计接待各类游客150万人次,2023年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政德研学约2万人次,南旺枢纽工程入选国家水情教育基地。
厚积薄发
“遗址公园+”成文旅新风尚
从山东内陆看向沿海,当考古遗址公园与海洋文化碰撞,又会带来何种别样的体验?
威海荣成市的留村有一处古遗迹——留村石墓群。石墓群分布于南北长约35米、东西宽约23米的范围内,其中七座保存较完好,是国内唯一一处地表封石依然完整的元代石墓群,葬俗较为罕见。2022年,入选第一批山东省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留村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在保护现有文化生态基础上,构建管理服务区、石墓群展示区、景观绿化缓冲区等功能区域。而当地也真正打开思路,结合区域文化,创新考古遗址公园的多种“玩法”。
在还未申报省级考古遗址公园前,荣成便将留村石墓群纳入当地旅游线路,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改善路况、保障公共交通和停车场建设,以及周边食宿等。之后,建设了“留村古墓群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海草房示范区+N”的一体化文旅体系。村内保留有原汁原味的海草房,打造精品海草房民宿,依托周边石岛赤山、凤凰湖公园、谷牧旧居、桑沟湾海洋牧场等景点,规划研学旅游休闲线路。
“留村石墓群虽然体量不算大,但其作为金元时期融合了蒙古族特色的汉族墓葬,形制十分独特,对游客有吸引力。考古遗址公园建立后,游客数量明显增多,也进一步推动了留村海草房民宿的发展。”荣成市文物保护中心科长张天伟表示。目前,考古遗址公园已成为周边地区中小学研学必到的历史文化景点,年接待游客10余万人次。
张天伟表示,由于石墓群一直处于露天环境,容易遭受海风腐蚀,目前留村古墓群考古遗址公园正在进行防风化的前期研究,接下来将推动实施石墓群石质文物本体的保护工程。
考古遗址公园是我国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为解决考古遗址保护与城市更新关系而产生的一种新的保护与利用模式。2009年12月,国家文物局印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试行)》,指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是以重要考古遗址及其背景环境为主体,具有科研、教育、游憩等功能,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具有全国性示范意义的特定公共空间。
业内认为,考古遗址公园兼具遗址与公园属性,强调以考古遗址保护与研究为主,同时具有展示、教育、旅游、休闲、景观公园等功能。大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重点核心遗址,保护好、阐释好大遗址,对于提高社会各界对文物遗迹重要性的认知、深刻理解文物保护的意义、达成保护共识,以及树立文化自信,都极为关键。
“各个遗址有自己不同的内涵,在展示和阐释历史文化概念时,可以考虑适当娱乐化。对于不可移动的遗迹遗址,观众更希望学习和‘凑热闹’兼具,如果缺乏乐趣,吸引力难以形成。寓教于乐,是我们建设考古遗址公园需要认真纳入的。”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王永波认为,在遗址周边布置一些移动可拆的休闲娱乐设施,加强空间美学的展陈设计,能够聚集人气,人们也会在休闲过程中积累文化素养,丰富精神生活,提升文化认知度。这对于促进当地文旅融合有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进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12664号-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第00232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信息网-新华传媒信息研究中心 Copyright © hbxxz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新华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