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

让每一粒煤创出最大效益 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深耕“大精煤”战略实现提质增效

时间:2024-11-08   作者:网综   来源:中国能源网   阅读:10157  
内容摘要:“二次浮选,就像对未洗净的衣物进行再次冲洗,达到进一步去除‘细微污渍’的目的,让出来的精煤灰分更低、品质更高。”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副总工程师李成龙在介绍二次浮选改造项目带来的成效时异常兴奋。“实施二次浮选工艺改造后,浮选精煤抽出率提高3%,总精煤回收率提高1.2%,按照当前煤价计算,年创效可达千万元!”众所周知...
“二次浮选,就像对未洗净的衣物进行再次冲洗,达到进一步去除‘细微污渍’的目的,让出来的精煤灰分更低、品质更高。”冀中能源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副总工程师李成龙在介绍二次浮选改造项目带来的成效时异常兴奋。“实施二次浮选工艺改造后,浮选精煤抽出率提高3%,总精煤回收率提高1.2%,按照当前煤价计算,年创效可达千万元!”

众所周知,峰峰是全国重要的焦煤生产基地之一,其拳头产品焦精煤,更是国家保护性稀缺煤种。如何让宝贵的焦精煤价值最大化,峰峰集团细算精煤创效经济账。

粗粮精作有妙方

“我们充分发挥煤种和技术优势,根据市场行情和客户需求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让好煤卖出好价钱,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峰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孟宪营说。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随着本部资源日渐枯竭,地区衔接日趋复杂的客观实际,“粗粮精作”,无疑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和经营组织的严峻考验。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该集团坚持“均衡生产、不搞突击、安全高效”的原则,依法依规组织生产。



九龙矿加强重点地区的生产调度指挥,实行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在152下47工作面积极组织生产,克服了两巷收缩变形严重等实际情况,通过卧底扩帮、超前拉架、加强顶板裱褙、支架二次注液等,确保了安全推采,保持圆班割煤3刀的正规循环。孙庄采矿公司围绕“保安全、上产量、提效益”目标,在126402-2工作面创新使用操作便捷、安全可靠、截割力强的MG550/1270-WD型交流电牵引采煤机组,最大运行速度3.73米/分钟,割煤深度0.8米,大大提高薄煤开采效率。

当然,把“粗粮”做细,把“细粮”做精,不单纯是“有米下锅”的事情,更需要调配出好的“秘方”,才能烹饪出上等“佳肴”。作为大精煤战略的“中枢”部门,该集团精煤研发中心发挥了“中央厨房”作用,通过精准分析煤质指标,统筹调配各种资源,并根据原煤煤质变化情况和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最大限度发挥煤种优势,提高了焦精煤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10月份,该集团邯、马两选洗煤厂共生产精煤350.7万吨。 

科技创效见真招

透过“煤质快速分析仪”的窥视孔,看到一个“斗”型机械臂,每间隔8分钟,便从正在运行的刮板输送机上自动将煤样取出并移送到“煤质快速分析仪”。“以前,煤质采样、化验靠人工,两个岗位多个操作步骤最少需要90分钟。”邯郸洗选厂洗选车间主任李甜甜介绍说,自从安装、投用“煤质快速分析仪”后,8分钟为一个循环,由机器人定时采样化验,并自动将化验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我们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效率要效益,相继安装使用了智能配煤系统、智能重介系统、智能浮选控制系统等,实现了作业现场可视化、主要系统无人化、信息数据融合化、厂区整体智能化。”该厂总工程师胡千里介绍说。“中矸磁尾溢流管改造后,进入浮选系统进行回收,能选出50%精煤,年可提高经济效益400余万元。”

马头洗选厂本着“系统最优、环节最简、投入最少”的原则,大力实施选煤系统升级改造。使原料经过一次浮选后的精矿,通过优化改造的管路进入第二部分浮选机再次浮选。投资只有不到20万元,年可创效近千万元,可谓是小投入、大产出的“性价比天花板”。



以质取胜创精品

效益是“果”,质量是“根”。

峰峰集团坚持从采掘源头抓起,对原煤生产矿井实行标煤制考核,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的煤质管控体系。充分依托TDS预排矸管理、地面分装分运等环节,严格实行煤矸分装分运,确保入洗原煤煤质。邯郸本部原煤矿、洗选厂原煤灰分检测实现灰分仪自动检测,排除人为误差,提高矿井原煤煤质。



严格洗选过程控制煤质管控,定时检测精煤浮选、洗水浓度等技术指标,及时反馈和分析煤质信息,确保精煤灰分、水分、粘结指数等关键生产指标合格率100%。

邯郸洗选厂制定下发《浮选指标考核办法》《重介指标考核办法》等制度,针对精煤产品各项指标持续开展攻关,生产油耗降低了26%,介耗降低了25%。

马头洗选厂结合实际调整小指标考核,适当下调最终精煤灰分的考核范围,坚决不打质量“擦边球”,确保最终精煤质量。“我们要把化验误差让利给客户,坚决以过硬的质量让客户满意”。马头洗选厂煤质科负责人说。
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标签:实现  最大  集团  战略  效益  


国家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3012664号-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第00232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网络110报警服务 | 12321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信息网-新华传媒信息研究中心

Copyright © hbxxzx.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非新华信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