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时间:2021-07-14   作者:河北信息中心   来源:新华社  

历时33天的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白洋淀生态补水9日结束,两条补水线路共627公里河道全线贯通,共补水2.21亿立方米。

水利部发布的消息称,水利部、河北省人民政府于今年6月7日联合启动的夏季补水,是进一步发挥南水北调工程综合效益、推进华北河湖生态系统复苏和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的积极探索。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图1

南水北调工程向北易水河补水(水利部供图)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图2

南水北调工程向滹沱河补水(水利部供图)

——干涸河段重现碧波。补水后,常年干涸断流的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子牙河重现碧波,原死水河段水体流动性改善,水流再现。补水后,有水河长较补水前增加53公里,增加9%;形成有水水面面积约62平方公里,增加11平方公里,增加21%。

——地下水得到回补。经初步测算,近1.24亿立方米水量入渗回补到地下,约占补水量的56%,填补了地下水亏空,涵养了地下水水源。与补水前相比,补水河道周边2公里范围内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0.33米,其中滹沱河沿线平均回升0.42米,大清河沿线平均回升0.1米。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图3

生态补水后的白洋淀(水利部供图)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图4

生态补水后的子牙河(水利部供图)

——河道生物多样性改善明显。与补水前相比,赵王新河、子牙新河和子牙河在补水期间鱼类种类数分别升高25%、33%和20%。底栖动物耐污物种比例明显下降,生物群落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优化。

——水利工程生态效益进一步发挥。此次补水发挥南水北调工程和当地水利工程的水资源配置作用,统筹调度丹江口水库、白洋淀、岗南水库、黄壁庄水库、安格庄水库、旺隆水库等,将汛前弃水通过河道有效补给到地下,为逐步修复华北地区河湖生态系统创造条件。

今夏滹沱河大清河完成2.21亿立方米生态补水 图5

2021年夏季滹沱河、大清河生态补水线路示意图(水利部提供)

记者刘诗平


本栏推荐

主管主办:河北省省直信息传播中心  承办运营:新媒体信息中心  www.hbxxzx.com.cn

地址:石家庄市裕华西路118号  |   监督电话:0311-87805806

版权所有 | 河北省省直信息传播中心  河北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证书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号:冀ICP备20013941号